0
当前位置:首页 - 烘焙资讯 - 安义传统糕点印模产业成功转型

安义传统糕点印模产业成功转型

  时间:2012年06月01日  浏览次数:1667 次

      捧着“金饭碗”要饭,是10年前安义县糕点印模产业面临的生存危机。10年过去了,这些工匠们经过技术转型,丢下了手中的刻刀,开始应用电脑数控雕刻技术,彻底实现了产业升级。如今,富起来的安义糕点印模工匠还搞起了小发明,他们制造的糕点自动成型机,在食品行业处于领先地位,占领了食品市场的又一块“蛋糕”。



  安义县传统糕点印模雕刻历史悠久,早在明朝时期,该县的印模雕刻就享誉大江南北,但由于印模雕刻技术属祖传秘方,雕刻工艺仅仅掌握在几个自然村的部分村民手中。

  改革开放以后,这种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的家规,受到了改革大潮的冲击,到上世纪九十年代,捧着这只金饭碗的从业人员,由过去的50多人扩充到近200人,产业规模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这是安义印模雕刻的鼎盛时期。然而,随着食品行业机械化程度的大幅提高,高耐磨、易脱模的油性四氟塑料印模取代了传统木质印模,电脑数控雕刻技术取代了传统手工雕刻技术。许多技艺精湛的雕刻艺人,从此没有了用武之地,他们不得不放下刻刀,走上了技术转型之路。昔日的刻刀,被如今的鼠标替代了,当年的老艺人尽管雕出来的印模工艺独特,但由于不懂电脑,在转型的路上被市场淘汰,相反,那些年轻的工艺匠们转变观念,学电脑、增投入、上设备,扩大了糕点印模市场的份额。

  安义县乔乐乡小岭自然村,是我省传统印模雕刻的发源地,有印模之乡的美称,村里60多名传统印模雕刻传承人,因为有图案设计和手工雕刻的基础,在电脑上设计印模图案得心应手,印模产品花样多、质量好,创出了印模市场的品牌。传统印模产业的技术转型更激发了一些雕刻艺人的创造性。乔乐乡小岭自然村熊名鹤,就是拥有发明专利的艺人之一,他经过5年多的不断试验,投入试验经费10多万元,发明制造了绿豆糕、芝麻糕自动成型机和月饼分皮分馅机。目前,他在西安创办的名鹤食品机械厂,已经把这项发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,产品投入市场,受到众多客户的青睐。

  安义印模产业的转型之路,虽然使传统印模雕刻工艺成为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但产业的升级让这个传统产业充满了新的活力。目前,该县所有从业人员几乎常驻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近百个大中城市,专门承接食品厂家的印模生意,人员减少了近一半,功效却提高了50多倍,仅去年就为安义赚回近2000万元占领了全国糕点印模80%以上的市场份额,糕点自动成型机产品也在市场上创出了品牌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