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当前位置:首页 - 烘焙商机 - 藏在面包里的奇迹

藏在面包里的奇迹

  时间:2012年03月16日  浏览次数:2277 次

 

    帅哥面包师的偶像气质  高高的厨师帽、整洁的制服、专注的眼神、娴熟的手法……眼前的23岁小伙王中兴与周渝民在《美味关系》中扮演的厨师方织田颇具相似之处:一样的制服,一样的帅气、内敛、甚至有些害羞。  

   坐在乳白色的靠椅上,等着透明橱窗内的那个帅哥面包师亲手给自己烤制一个美味的面包,应该是偶像剧里才有的场景吧。记者日前在合肥三里庵某商场的面包店里,认识了这位现场制作面包的小伙子,也认识了他创造的一个个美味又有个性的小家伙。小心别流口水啊!  

        4 年前,王中兴开始接触餐饮行业,由于刚读完高中,没有任何经验,所以在饭店里充当跑菜员的角色。看着大厨们做出的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,王中兴暗暗告诉自己,一定要像这些大厨一样,客人点什么,自己就能做出什么。“我每天端着出自别人之手的美食往返于厨房和餐厅之间,整整8个月。突然有一天,厨师长跟我说,可以学习切菜和配料了。”可真当他拿起菜刀机械地重复同一个动作时,想法开始有了改变。“当时我想:没错,我喜欢做东西给别人吃,但并不喜欢每天被油烟包围的感觉,这不是我想要的状态。”3个月之后,王中兴来到上海一家知名甜品店,经过一系列培训后,顺利地成为了一名甜点师。“当时很开心,不少客人都说我的甜点很棒,特别有成就感。”他清楚地记得,最喜欢做的一道甜点有个好听的名字,叫做“白雪黑珠”。  “忌廉配上糖和水果,颗粒状的黑珍珠一泡就会变形状,好吃、好看、又好玩。”但是,渐渐地,做甜点所得到的乐趣也满足不了他了,“突然觉得做一名面包师可能是终极理想,甜点虽然好看,但并不复杂。相对来说,把一块小小的白面团‘精雕细琢’出来,更具有挑战性。”  

    爱与坚持打造面团魔术  

    2008年,王中兴离开了曾经带给他自豪感的甜品店,来到了合肥。又是一系列辛苦的培训课程,可这一次,却让王中兴有过放弃的念头。“刚开始做面包时,没有经验,只是凭感觉、凭手法,出来的形状跟自己想象中差了很远。”还有很多次,由于馅料太稀,掌握不好分量,出烤箱时,本来形状统一的面包竟变成了一个个“爆浆牛肉丸”。“不知道清理过多少次烤箱和烤盘,一次边清理的时候边想,是不是我不适合做这一行,难道我永远都做不好了吗?”好在年纪轻轻的他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女朋友,品尝了王中兴亲手做的“爱心面包”后,总是在他沮丧的时候鼓励他。“突然有一天,出来的形状和口感跟以前比有了很大改善,技术变好了,那是一种从心里萌发出的高兴。”王中兴说,做面包很有学问,一个小小的白面团,怎样才能变成大家闻着香味就能找到的美味,是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以及锻炼手法的。体验了辛酸与苦闷,在面包店开业的那一天,王中兴也初尝到了甜甜的滋味。“开业前一晚,我们都用心地打面,看着一批批做好的成品,我们都很期待:明天能畅销吗?”第二天,店内很热闹,面包几乎不够卖,“瞬间觉得整晚的忙碌都是值得的,更坚定了要将这条面包师之路走下去的决心。”这款面包叫“合肥你好”每个面包都有艺术灵魂 。 

    “看着本来毫无生命的小面团经过自己的手,烘烤出让人惊艳的成品,就觉得它已不只是面包,根本就是一件艺术品,这种成就感真的没法形容。”王中兴说,法式的面包注重酥、脆、香,口感相对较硬;欧式面包则比较有嚼劲,外硬内软;甜面包则侧重松软,而吐司则更追求健康、低糖的好品质。“每种面包都有自己的‘脾气’,摸清每种面包的‘脾气’,也是一种磨合的过程,需要把心注入进面包内,让它有灵魂。”“这款面包的奶酪来自意大利,黄油为新西兰出品,酵母的家乡是法国,奶油芝士则是澳大利亚的……”面对着出自自己之手的美味面包,王中兴如数家珍。他给记者算了一下,从事面包师职业两年,就算每天只做100个面包,那么两年来,也亲手做了70000多个面包了。“数量是多,但关键还是在创意。”王中兴说,他闲来无事时便会捏块面团在手里,灵感一闪,就赶紧捏出想象中的形状。  

    “创意经常来源于生活。”王中兴向记者介绍了他喜欢的几款面包:“浑身毛茸茸的面包,像给面包穿上了衣裳,采用的是来自南洋的特制辣酱,再裹上厚厚的诱人的肉松,香辣的味道久久地萦绕在鼻端、回味在舌尖;而这一种面包,则是两位相爱的异国面包师的爱情宣言,柔滑的香蕉和甜甜的红豆,算是它的情感配方吧。”而最让记者感兴趣的,要数一款层层叠起的酥皮面包。“这面包上的酥皮一圈又一圈,就如圆舞曲一般。”王中兴说,打造这酥皮可不容易,选用了来自中国香港的精面粉,擀成面皮,再涂上上好的新西兰酥油,经翻转折叠之后,使其犹如千层饼般,一层油,一层面,制成层层叠叠的酥皮,铺在面包之上,然后放入烤箱烘制。在高温下,酥皮自动地一圈圈化散开来,形成同心圆,犹如华尔兹舞者那般在舞池中荡漾开来的曼妙舞姿。

分享到: